中国科技业的两巨头打起来了,这次为的是用户数据。
据 《华尔街日报》报导 ,华为为了打造一项人工智慧功能,通过旗下荣耀 Magic 手机收集用户的讯息,而收集的对象就包括微信。华为的人工智慧可以做到诸如基于用户的简讯内容推荐餐厅等功能。
腾讯认为华为此举侵犯了微信用户的隐私,实际上是从腾讯手上夺取数据,并要求工信部 (编按: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) 出面介入此事。
华为在一则声明中否认侵犯用户隐私,表示其仅在用户通过手机设置予以授权的情况下收集用户活动讯息。
华为表示,所有用户数据都属于用户,而不属于微信或是荣耀 Magic,该公司在荣耀 Magic 设备上处理用户数据之前经过了用户的授权。
这是目前整个事情的大概,我们再来看看更多细节。
华为推的这项手机功能具体是啥呢?根据 雷锋网之前的报导 ,在去年 12 月荣耀 Magic 发布会上,CEO 赵明花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来介绍这款手机的各种智慧功能,包括下面这些应用场景:
基本上,就是收集各种各样的用户使用讯息,包括第三方 App 的数据,然后基于这些讯息来预测用户想要什幺。
在微信上也是如此,例如,当用户和好友聊天时输入「摆渡人」,Magic 会识别这是一部电影,然后用户点击一下就可以提供更多的电影信息,最终导向购票等行动。
需要指出的是,这并不是微信自己或是和华为合作开发的功能,而是华为手机自带的。这项功能很明显涉及到读取用户的微信聊天讯息,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便爆发了争执。
用户同意了,不需要开发者同意就能收集数据?这里面包含两个问题,一是没有应用开发者的许可,手机系统也可以从第三方应用里面获取数据吗?二是,这幺做是否符合商业规则甚至是法律法规。
对于前一个问题,很明显华为已经做到了,至于到底是怎幺做到的,雷锋网向一些开发者进行谘询。结果对于具体方法众说纷纭,但基本都认为,只要在操作系统层面拥有足够权限,没有什幺是做不了的。
「一个有系统权限的木马,没有什幺是做不到的」,一位安全从业者表示。对于具体方法,有人说「在内存解密就行」,还有说「手机像 Assistant 那样阅读屏幕当然可以做到,控件都是手机画上去的。从这点出发,可以。」
对于第二个问题,也是微信和华为争议的核心。雷锋网 (公众号:雷锋网) 接触到的开发者几乎都站在微信这边;法律法规方面,目前工信部尚未作出裁决,所以暂时无从得知。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 Android 开发者对雷锋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:
这位开发者显然比较激动。对于华为这种可以把握终端操作系统的厂商而言,应该怎样处理好与开发者的关係呢?我们可以来看看苹果的做法。
苹果是怎幺做的?苹果是出了名的对隐私十分重视,在 官网 上就明确列出了苹果是如何进行用户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。例如,其表示:
针对开发者,苹果亦要求遵守相关的隐私条款。至于苹果官方 App 和第三方 App 间如何沟通,则一般透过 SDK 来进行,需要开发者接入相应的接口,同时有用户的允许,苹果才会获得第三方应用的数据。
上图,雷锋网编辑禁止了手机淘宝读取自己的健康数据。
例如健康数据,对于接入了相应接口的 App,苹果官方的健康 App 可以接收来自第三方 App 数据,也可以让第三方 App 读取健康 App 的数据,但都需要经过用户同意,并可随时取消。
人工智慧发展应以保护用户隐私为前提当下,人工智慧异常火爆,而数据作为人工智慧产品的的「原料」,成为各大厂商激烈争夺的对象。实际上,据雷锋网了解,荣耀 Magic 的功能有很多用户喜欢,但如果不收集用户数据,这项功能不可能会有这幺好用。
所以做人工智慧应用没有错,但若因为伤害了用户隐私,伤害了开发者的利益,则是得不偿失。正如一些文章所说,由于苹果过于注重用户隐私,其人工智慧的发展恐落人后。 但雷锋网认为,牺牲隐私来发展人工智慧是不值得的,厂商应该而且可以做到两者兼顾。
此次微信已诉诸政府裁决,若作出有利用户隐私的决定自然皆大欢喜,若是结果偏向华为,很可能微信也不会就此罢休。不久前,微信调整过对 Magic 的接口,导致 Magic 用户微信使用出现问题。在最严重的情况下,有可能出现微信封杀 Magic 的情况。倘若此事发生,在不买华为和不用微信之间,你会选哪个呢?